铭记家族历史方可行稳致远——记《程大天》作者程台月
本报记者张鑫通讯员王萌萌
今年夏天,南和县贾宋镇南师村18岁的姑娘程台月,用一部52万字的小说《程大天》,送给自己一个最好的成人礼。程台月目前正在南昌师范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读书,这部小说是一部展现自己七世先祖程大天传奇一生的长篇历史小说。
程台月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爱读书。她的姑姑程丽清所著的《兴林国》出版后,对她的影响很大,更坚定了她著说立传的决心和信念。
程台月就开始有意识地研读家谱,了解到多年内,她的直系宗族里,几乎辈辈有功名,特别是前七世先祖程大天,文武双全,民间代代敬仰,其传奇故事广为流传。一个家族的历史,以其独有的特质和营养哺育其子子孙孙。铭记家族历史,方可行稳致远。这使程台月产生了创作《程大天》这部小说的想法。
为了寻找先祖的事迹,程台月穿梭在街头巷尾。老人们聚在哪儿,她就去哪儿。老人们讲解时,她也耐心记录。经过排行归类,一本书几十个典故就有了。书中内容全凭自己填充,让骨架长肉,让花木结果。以哲理为主线,再现历史本来面目。
在创作《程大天》的过程中,程台月有自己的打算和想法:姑姑写了南和县历史上文明古国——兴林国,驾驭了国的题材。她就写自己先祖的典故,以家为基础,在创作的道路上形成姑侄的“家国”之情。很多读者看完后纷纷赞叹,整本书充满了家国之情和南和乡愁,也蕴藏着程氏先祖遗传的才智。
程台月告诉记者,52万字的长篇历史小说《程大天》第一部,目前已由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程台月也被破格吸收为邢台作家协会会员。她说:“这本书只是我创作的开始。我希望在高分完成学业的同时,尽早完成《程大天》的第二部。”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