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南和女大学生出版历史纪实小说兴

观邢台

记者张会武通讯员贾戈辉文/图

■新闻提示:

1月23日上午,时值极寒。南和县贾宋镇南师村,一如北方的大多数农村,这个季节,稍显萧索。在一处并不显眼的宅院门口,程丽清笑意盈盈地在迎接。这位女孩身着一袭黑色,低垂的刘海,弯弯的笑眼,用沉稳的声音热情招待着:“一路上辛苦了,快进屋里来。”随后落落大方地向观邢台双手赠送所著书籍《兴林国》,鞠躬说道:“欢迎指正。”俨然一位邻家妹妹。

但正是这位貌不惊人的女孩却拥有着同龄人难以企及的才能和光环:年仅23岁的她现就读于六盘水师范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但已经是一位作家,文学评论家。年,她获得过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和贵州省优秀大学生称号,同年在作家出版社出版连七部百万字历史纪实小说《兴林国》第一、二部,获邢台市文艺精品繁荣奖。文学界誉为“最动听的天籁”、“最感人的诗篇”,清华大学等几十所图书馆收为上架图书,人民网、凤凰网等多家新闻单位刊发文章和书评。年出版发行《兴林国》第三部。

■渊源:家乡深厚的文明积淀

程丽清的家并不太显眼,甚至有一些破旧。偌大的院子种满了花花草草,里面还搭建了林荫一般的小道,只因时值冬天,枝叶枯黄,家禽在悠哉悠哉地啄食散步。

观邢台一进屋,便立刻被扑面而来的毛笔字吸引住。笔力劲健的毛笔字卷轴在三面墙上一字排开,井井有条。丽清害羞又带些许自豪地说:“这些都是爸爸拜托一些书法好的人写的。”客厅的窗边摆放着爸爸办公的书桌,两个大大的橱柜里塞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我闲时会经常看里面的书,现在正在看写曾国藩的书呢。”丽清满眼疼爱地介绍着柜子里的一本本书。

由于父亲经常与文字和历史打交道,耳濡目染,程丽清从小对南和县文化产生浓厚兴趣。爸爸工作时,丽清总会乖乖伏在桌案旁,饶有兴趣浏览如山的藏书。“小时候看了很多书,爸爸拿回来的书都看过了,有时候小伙伴到我家找我玩,他们就在院子里玩,我就在屋子里看书。”丽清很愉快地回忆着长达20多年来的熏染,“南和历史上是兴林国,是观音文化的策源地,相传南和县瓦固村是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的诞生地,白雀庵是观世音菩萨出家修行圣地。文化底蕴很深厚,村子里人人都很乐意传颂着各种传说。”就这样,村子里的老人、白雀庵的老姑子等等都成了程丽清的启蒙老师,她惊叹着传说中奇妙的国度,善良的妙庄王,久而久之,憧憬和好奇渐渐转化为一份热爱和责任,“历史上的兴林国,由于缺少文字记录,被历史沦于传说。”说到这里,丽清稚嫩的脸上浮现出惋惜和不甘,“这里文化底蕴这么深厚,身为南和一员,我觉得有必要让更多人知道。”

■成果:苦心诞育百万字《兴林国》

5年,程丽清成为邢台南和县第一中学学生,她也自此正式开启把传说落实为文字的写作生涯。

高中三年课业繁重,高考压力严峻,程丽清咬紧牙关,始终不放弃文学创作。写作时为了积累素材,她会品读摘录每本藏书里的优秀篇章,会走访主人公妙庄王的诞生地——瓦固村采风,会诚心诚意拜访那些修著县志的人……她努力挤出晚上的时间,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构架着心中神圣国度,回家后会一个字一个字用键盘再敲出来。“感觉无时无刻不在写,睡觉梦见了相关情节,会赶快爬起写出来,刚一开始可能不太好写,写着写着就文思泉涌,洋洋洒洒下来了。”丽清坦率分享着创作中每一次挫折和喜悦。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写作,她的右手手腕处引发了腱鞘囊肿,落下了持笔都吃力的职业病。

 正应了“有志者,事竟成”这句老话,三年苦心孤诣诞育了百万字长篇历史小说《兴林国》第一、二部,并在丽清刚上大学时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

作品《兴林国》记述了公元一世纪南和县一带兴林王国的建立、发展和兴衰历史。第一部是兴林国的创建和发展,记述了兴林国国王妙庄王、郄氏皇后孕育的三公主——三皇姑,世世代代慈善为怀,救助苦、难、疾、悲百姓的曲折动人故事。第二部是兴林国的创新和辉煌。

《兴林国》横空出世,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引发社会各界广泛







































北京白癜风的有效治疗方法
白癜风诊疗学术高峰论坛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hezx.com/nhxjt/776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