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无锡滨湖楼道自治激活社区末梢

化解老新村物业难题畅通社区文明“大循环”

砥砺奋进的这五年,是滨湖经济社会飞跃发展的五年,也是老百姓获得感满满的五年。今起,本报推出的“迎接十九大·喜看滨湖发展点赞幸福生活”专栏,记录滨湖的发展变迁和普通滨湖人的故事,通过一个个普通人的见证和感受,折射出滨湖建设无锡优质增长极、活力创新源、美丽湖湾区、服务新高地征程中的发展足迹。

小小的楼道,好似一面镜子

一辆占着过道的自行车、一个多余的纸箱,看似影响的是视觉美观、消防安全,实则折射的是邻里间的公德,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以及社区治理的方法论。

昨日一早,78岁的张云南就撑起雨伞,穿着雨鞋,冒着倾盆大雨下楼查看葛巷新村道路两边的雨水井下水情况,遇到堵住的,就立即找人前来疏通。虽然已经从三尺讲台上退休快20年了,可张云南却在小区里找到了新的“岗位”——一个由楼道老党员、老教师和楼组长等11人组成自治业主委员会,每天都在楼前屋后琢磨着,怎么让自己的家园好些,更好些。通过扮靓葛巷新村栋和栋两幢楼的小微公共空间,提升整个社区文明的“大循环”。

从“无从下手”到“有条不紊”

葛巷新村是中南社区辖区内最早建成的老新村,距今已有几十个年头。实现业主自治的是栋和栋两个教师楼,有42户人家、来号人,单独有一个院子,这使得两个楼道的自治成为了可能。在年之前,教师家舍是有物业的,每户每年交元钱。但物业费常常连三分之一都收不齐,物业公司还要支付门卫、保洁、修理的钱,年年亏本,到年便撤离了,留下一个无人管理的“烂摊子”:垃圾无人清运、公共设施无人维修、水管经常爆裂、生活污水堵塞排污管道时有发生……居民生活极其不便。

退休前是校长的张云南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有管理经验的他想到了楼道自治。在社区的支持下,在他的组织动员下,两个楼道于年成立了业主自治委员会,自主管理居民楼道。他自拟了一份《居民守则》,发到每家每户,提出自治意见,并让大家提名业委会人员。业委会成立后,大家觉得首先应从楼道卫生和治安抓起,而处理这些公共事务是需要费用的。代表们经过再三精细计算,决定每年每户收取公共维护基金元,用于垃圾清运、公共设施和电费。每户人家也都愿意出公共维护基金。每次动用基金,业主委员会必定先召开联席会议,再挨家挨户征得居民同意,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渐渐地,2幢大楼的管理有了起色,日常卫生保洁正常了,房屋修理、陈旧设施的更换也步入正规。

从“发动熟人”到“齐心协力”

楼道业主自治能顺利推进,社区的协调功不可没。社区不仅与环卫所沟通,将每年的清运费打折,还帮忙把一楼的2个小仓库清理干净,连同门卫室一起,租给了一户外来务工人员,这样每年又多了元的房租。“如果没有社区的协调,我们收的公共维护基金只够交清运费,万一要修个什么,就没什么钱了。”张云南表示,公共维护基金从年开始收,到年已经产生了结余,于是年、年连续两年都没再向居民收钱。

如今,、两栋楼有三分之一的房子都被出租或者卖掉了,然而就连出租户对楼道的自治也是相当认可的。张云南和业委会成员们平时非常留意房屋的变化,每有新来居民,张云南和居民组长总是第一时间上门自我介绍,递上《居民守则》,新居民很快就融入到大家庭中,没有一户拖欠公共维护基金。这与几年前绝大多数人不交物业费的情况大相径庭。

从“整洁美观”到“自成风格”

两个楼道里的党员较多,为了保证楼道的安全,业委会每天安排2名党员负责执勤,并实行年度考核制度,为新村的治安管理拓展了新的方式。这么些年下来,张云南说,楼道自治的成功离不开两大因素,一个是有人愿意站出来带头出力,一个是社区能够提供帮助。他表示,业委会成员都是义务劳动,小区除了房租也没有其它额外的收入。所以大家不存在什么分歧,都是一心想要楼道变得更好,住得更安心。”

“居民自治不是高档小区的专利,也适用于住了几十年的老新村。”张云南说,自治业主委员会成立几年来,自建了社区公共事务共商共议共解的有效平台实现邻里纠纷自我调处、公共事务自我管理、楼道环境自我维护等,初步形成“我的楼道我做主”的共建共享氛围。业主自治的成功案例,激发了新村其它楼道居民的热情。目前,号、号也紧随其后开始自治,小有成效。

点击右上角将“滨湖传播”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北京去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好
庆国庆中科白癜风专家会诊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hezx.com/nhxjt/515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