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装江苏”又出圈了!近日,为尽快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上海开展了史上规模最大的核酸采样工作。为高效完成核酸采样及后续病例的救助,全国各地医护人员驰援上海。人们注意到,在这个白衣战士涌动的庞大人群中,“江苏大白”成为最受瞩目的群体之一。从人民日报客户端制作的一则海报上,我们看到,江苏援助上海的人员高达余人,比其他兄弟省份的人数之和,还要多得多。随后,各种充满着自黑和调侃的段子也在“散装江苏人”中纷飞。危难时刻,“苏大强”再一次用肩膀扛起了责任、使命和担当。年年初在“保卫武汉”的那场战役,让“苏大强”和“散装江苏”在全国声名鹊起,并将这两个略带贬义的自嘲词汇完全升华为一种暗含褒扬和敬意的称谓。那么,这次,江苏守“沪”战役,江苏又会给外界展现出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呢?01这世上本没有“江苏”“江苏”无论作为行政区划还是地理名词,出现都很晚。最早出现的是地理概念“江东”,西楚霸王项羽“无颜见江东父老”是也。江东的“江”好理解,就是长江。那么东西走向的长江应该分南北啊?其实,江东的“东”源于长江的九江-南京段,呈东北方向斜流,因此,此段以东地区称为江东。这个“江东”的概念涵盖了长三角地区和山东半岛的大部,是“大江东”。到了三国时期,因为孙吴割据,又有了行政区划的“小江东”,指的是孙吴所辖的江东六郡。到了唐代,在原来的州郡之上整合为“道”,“小江东”又转为“大江南”,所指区域不再包括齐鲁南部,而是西向纳入了湖北南部和湖南,是为“大江南”。这么大的地区也不可能统一管,又分了江南东道和西道。北宋分路又划得更细,从此“大江南”又成了地理概念。大江东、小江东、大江南和江苏都没什么直接关系。大江东地域广阔,今天的江苏省肯定没那么雄伟。小江东时代,江苏的版图更是分属了曹魏和孙吴两个政权,压根不是一国的。拿着唐代行政区划对照,江苏的版图也是撕裂的,分属东西两道。江苏在北宋更是分属五路——江南东路、两浙路、淮南东路、京东东路和京东西路。元代是好一点,今天的江苏在当时分属两个行省。总之,朱洪武定都应天府之前,没有什么江苏,无论是行政意义还是地理意义,都没有。所以江苏人民要感谢朱元璋,他一手打造了江苏的雏形。都城应天府不能只有一座孤城,就把周边的州府凑了一凑,算是直隶省(朱棣北迁后就是南直隶),涵盖今天的江苏、安徽和上海。到了清初,先把南直隶改为江南省,后来把安徽划出,其余部分取江宁府的“江”和苏州府的“苏”,合起来就是“江苏省”——这个命名方式有点随便。所以说江苏的“江”和江东、江南都没有直接关系。可见这世上本没有什么“江苏”,阴差阳错、拼拼凑凑才有了这么块省级行政区划。江苏各地级区域“十三太保”历史上分属不同地区,文化差异很大。02“自黑”和“内斗”“自黑”和“内斗”也许是每一个江苏人的“自我修养”。话说,苏南苏北的“battle”由来已久,苏南看不起苏北,认为苏北是穷乡僻壤,苏北说苏南全是暴发户。如果你真的认为江苏的“内斗”仅仅是苏南苏北之争,那就太天真了。苏南集团分为苏州、无锡、常州,简称苏锡常,对,你没看错,苏南集团不带南京和镇江玩。南京是省会,GDP却常年被苏州压一头,于是,苏锡常叫嚣着南京应该改名为徽京,要把它卖给安徽。老大哥都要被卖,镇江小弟怎么做心里当然清楚,一边积极加入苏南集团,连考试都来个“苏锡常镇四市联考”,然而转身却又握着南京老大哥的手说:“宁(南京)镇血浓于水,从衣冠南渡开始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要宁镇一体化。”那么苏南集团呢?和谐吗?一点也不!苏南集团的执牛耳苏州,打心眼里看不起无锡、常州,对于苏州来说,无锡酱排骨一般般,常州萝卜干太费牙,常州人太嗲,无锡人太腻。那么处于鄙视链底端的苏中集团和苏北集团呢?苏中集团主要成员是南通、扬州和泰州,他们恨不得再来一条长江把他们和苏北五虎那群“蛮子”区分开来。南通抱住上海的大腿,想着GDP碾压扬泰,放言:长江以北,南通最美。扬泰瞥了眼南通:比地盘儿不?其中扬州还扮演着镇江的角色,一边说着“不分家”,一边搞着“宁扬镇一体化”。苏中集团内部一团糟,苏北五虎也不例外。苏北五虎的老大徐州当然也“看不起”其余四虎,宿迁你除了洋河和强东还有嘛玩意儿?淮安你除了茶馓和钦工肉圆还有啥?盐城你除了盐还有啥?更何况现在还不产盐了。连云港除了水晶和花果山还有没有其他的?其余四虎:你除了有暖气还有什么?就这样,江苏十三太保分为苏南、宁镇、苏中、苏北四个集团,“苏大强”也叫“江苏联邦”简称“苏联”,虽然彼此争斗不断,但除了南京外,都心照不宣的是:挤掉南京,我当老大!03江苏制造“形散而神不散”制造业是江苏工业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凭借制造业一步步发展起来的江苏,制造业总量占全国1/7左右,位居全国首位。在制造业31个细分行业中,江苏有8个行业收入排名位居全国第一、6个行业位居全国第二。“中国制造在东部,东部制造在长三角,长三角制造在苏南”,说明苏南是中国制造业“高地”。由苏南放眼江苏全省,作为民族工业和乡镇工业发祥地,江苏制造业基础好、发展快,涌现出了苏南乡镇模式、苏州工业园区经验等发展模式。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中,无论是百强县(市)还是百强区亦或是千强镇,江苏数量都遥遥领先。当全国人民知道江苏“经济强”的同时,“苏大强”的称号开始在网络上流行起来。年年初,由于疫情原因江苏上了“热搜”,在疫情高峰时期,全国各地组团支援湖北,江苏因散装“十三太保”出圈,虽然有些夸张,但江苏“苏大强”和“散装江苏”确有事实能说明,那就是“无事散装苏、有事苏大强。”“散装江苏”:江苏13个城市常常一个县市有两种以上互相听不懂的方言,各市经济发展各有依仗,各具特色,而且有一个比较霸气的称呼“十三太保”。江苏虽然散装,但是“苏大强”的称号可不是白叫的。年,江苏人均GDP、综合竞争力、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均居全国前列,步入了“中上等”发达国家水平。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江苏各市组织团队以最快的速度支援湖北,从市到村不遗余力:以市为单位的,基本是江苏的;以区(县)为单位的,基本是江苏的;以村为单位的,一定是江苏的。江苏“苏大强”和“十三太保”,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豪横的“散装江苏”,形散而神不散,“硬核”江苏名副其实。在江苏,虽说每一个城市甚至是下面的县级市心中都保留一抹最后的倔强,可若是少了苏州,就少了小桥流水;少了南京,就少了帝王豪气;少了徐州,就少了历史古韵;少了扬州,就少了二十四桥明月夜;少了无锡,就少了二泉映月······十三个城市“battle”不断,可他们正是江苏的底气。撰文:MR.rushi编辑:五月图片来源:网络-END-往期精彩内容:一墩难求,冰墩墩为啥这么火?年轻人为何爱上买黄金?5年家!百年咖啡老店靠什么杀出重围建筑大师王澍:我对中国所有的城市都处在绝望的状态里肥胖黑人女模供不应求,变性黑人最美风或成潮流趋势?全是“黑话”的谷圈,一个00后的新圈子喜欢这篇文章就点个在看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