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亩均论英雄引领高质量赶超发展澎湃

<

围绕实现高质量赶超发展目标,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开展“亩均论英雄”行动,加快推进邢台工业企业提档升级、跨越赶超。“亩均论英雄”已成为我市各县(市、区)经济发展的“指挥棒”。

↑河北益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口罩生产线李院红摄

1

规定亩均标尺

划出工业发展“高产田”

当前,我市工业企业亩均税收总体水平较低,年,我市参评工业企业亩均税收4.03万,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段差距。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坚持以“亩均论英雄”,新引进项目必须符合“+1.5”标准。

“市委全会精神处处体现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赶超发展要求,切中邢台要害,按照这些思路部署举措,一步一个脚印地抓下去,邢台必将取得极大的、飞跃式的、快速的发展。”宁晋县委书记唐树元表示,宁晋将争当邢台高质量赶超发展的践行者,树立“大好高优”导向,通过驻外招商、以商招商,引进一批优质项目,确保尽快签约落地。

“临西县将把学习贯彻市委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立足实际,迅速行动,加快实现高质量赶超发展,让全会精神落实落地。”临西县委书记王海军说,他们将坚持“+1.5”标准,守牢“一高两低”门槛,招引一批“大好高优”项目。

在越来越突出的土地要素制约面前,今年我市着力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将“农业亩产效益”理念引入项目建设中,算好亩产投资、亩产经济效益、亩产社会效益的精细账,旨在有限的空间创造更大价值。同时,创新实践“事先做评价、事前定标准、事中作承诺、事后强监督”的“标准地”出让制度,明确企业投资项目亩均产出控制指标等硬约束,进而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截至目前,我市共新增“标准地”1.24万亩。

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赵雪峰表示,要坚守“一高两低”门槛,严格落实“+1.5”标准,加快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今年力争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亿元以上,以后两年每年要完成投资亿元以上,以顶天立地的重大项目和铺天盖地的“大好高”项目带动全市经济奔跑向前。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组书记顾鹏图表示,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将进一步突出要素保障,积极争取“增量”,继续实行指标跟着项目走,指导各县(市、区)积极争列省重点项目,引导项目进园入区,最大限度争取省指标;深化“标准地”改革,全年新增“标准地”2万亩以上,严格落实“+1.5”项目准入门槛,督促企业投产达产、提质增效。

↑信都区龙冈经济开发区龙冈中小企业创业园项目在改造原新型装饰材料厂厂房

2

实施差别化政策

做大税收“分子”

“实施‘亩均效益’评价,每年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用地3亩以上规下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进行评价,按照亩均税收高低和‘一高两低’门槛对参评企业分类,为精准实施差别化政策打下基础。严格落实《邢台市工业企业差别化政策八条意见》,加大对A类企业的激励扶持,促进B类、C类企业加快提升,倒逼D类企业转型或淘汰出清。”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工业企业“亩均效益”提升,确保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年均增长15%以上,到年底亩均税收达到7万元以上。

“我们将持续以‘亩均论英雄’为推手,按照‘AB类扩基数、CD类促转型、D类企业速清零’原则,实施了服务优先、分级管理、精准施策等项措施,扎实推进工作开展。”南和区委书记李胜敏表示,对企业实施精准差别化政策有利于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提升亩均税收。

为做大税收“分子”,年初,我市对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用地3亩以上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纳入税收评价,并以亩均税收高低为标准,将参评企业分为A、B、C、D四类,为精准实施差别化政策打下基础。经统计,全市A类企业家,占比3.0%;B类企业家,占比12.4%;C类企业家,占比48.6%;D类企业家,占比36.0%。

同时,通过制定出台《邢台市工业企业差别化政策八条意见(试行)》《关于降低融资成本支持企业发展的措施》,我市在用电、气、水、地,排污、信贷、财政、税收等方面对A、B、C、D四类企业实行差别化政策,加大对A类企业的激励扶持,促进B类、C类企业加快提升,倒逼D类企业转型或淘汰出清。

对A类企业在用电、新增用地指标、信贷扶持、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重点保障资源要素需求。对B、C类企业,鼓励进行技术改造、增加投资,向A类企业提升。对D类企业限制新增用地,实行更严格的环保管控措施,依法依规实施整治倒逼,加大淘汰力度。

截至目前,供电部门累计加征差别电价万元,供水部门累计加征差别水价2.81万元,供气部门对C类以上企业优惠燃气费.65万元。经过一系列举措,截至目前,家企业实现动态晋档升级,较上月新增家,其中C类晋升到A类7家、B类晋升到A类15家,D类晋升到B类5家、C类晋升到B类76家,D类晋升到C类家。

“亩均税收不是靠日常工作静态提升,而是靠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动态提升。”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彦更表示,他们将紧盯亩均税收增长15%以上的任务目标,加快推进低效土地处置,制定核减处置标准,通过关停取缔、注销登记、分割转让、协议收回等方式,倒逼D类企业退出,低效土地节约高效利用。

↑河北三环太阳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3

提质增效

推进“一主三覆”改造提升

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坚持以“亩均论英雄”,除了新引进项目必须符合“+1.5”标准外,存量的、已有的工业企业也要努力按照这个标准改造提升,逐步向产业的中高端迈进,推动实现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工业企业“一主三覆”改造提升,即:以技改项目为主,推动企业“两化”融合、企业上云、绿色工厂创建全覆盖。

刘彦更认为,经济发展质效需要企业进行转型升级。工信部门将大力实施技术改造。实施分级包联制度,践行“妈妈式”服务,主动为企业送信息、送政策、送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中困难和问题;加强资金扶持,积极落实《关于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工业企业项目建设的意见》,推动工业技改项目建设。同时,推进企业“上云”,制定《邢台市关于推进两化融合企业上云全覆盖三年行动计划(-年)》,到今年底,规上两化融合企业上云覆盖率达到32%。到年底,实现规上企业两化融合企业上云全覆盖。印发《邢台市绿色工厂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年)》,到今年底,规上工业企业绿色工厂达到20%。到年底,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绿色工厂创建全覆盖。

今年以来,我市全力推进工业企业转型升级,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制定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赶超发展财政扶持政策》《关于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工业企业项目建设的意见》,对先进制造业企业进行贷款贴息和财政补助,对工业技改项目购置设备进行资金补贴。1-7月份,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速9.3%,高于全省17.9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一位。

↑润泰救援装备科技河北有限公司新增技改项目

4

处置“五未”土地

提升土地“含金量”

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加快推进“五未”土地处置,研究制定达标标准,多措并举,依法处置,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努力实现有限空间、无限发展。

“一边是优质项目等待落地,一边是大量错配、劣配、低效配的土地资源。”顾鹏图表示,在控制土地增量的同时,我市正积极盘活存量,加大对“五未”土地处置。为解决部分项目因土地不到位而迟迟不能落地的问题,我市对“五未”土地进行重新处置,以用地结构调整优化,引领转型升级和布局优化,焕发低效用地新的生命力,着力解决“项目等地”问题,实现“有限空间、无限发展”。

我市先后出台《邢台市“五未”土地处置专项行动方案》《关于大力推进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处置十条意见》《邢台市工业项目“用而未尽、建而未投、投而未达标”低效用地认定标准》等政策文件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工业信息局等部门通过利用入企走访、大数据、地理信息应用、无人机航拍等手段,对“五未”土地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全市共清理统计各类“五未”土地8.77万亩。

为加快“五未”土地处置进度,主管部门还建立“一地一册”台账,并按照“多供、尽用、用好、盘活”的原则分类施策,全年预计将完成批而未供土地2万亩、供而未用土地亩处置。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地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以落实供地、协议收回、引进企业收购重组、“腾笼换鸟”等方式,依法有效处置“五未”土地,腾退置换一批低效能、低收益项目,为全市经济发展腾出了空间。

截至目前,已处置批而未供土地3.05万亩;供而未用土地1.1万亩;用而未尽、建而未投、投而未达标土地亩。

我市各地正在用腾出来的土地,创造新发展空间。位于邢台经济开发区的河北益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口罩生产一体化智慧工厂”项目使用的是产业园的闲置厂房,大大加快了项目投产速度,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年产值60亿元;盛阳橡胶产业园广宗有限公司橡胶合作园区项目利用广宗经济开发区现有低效工业土地,充分利用旧厂房6万平方米,新建标准厂房3.5万平方米。项目投产后,预计年产再生胶30万吨,年产值6亿元,每年纳税额万元……

截至7月底,我市实施腾笼换鸟土地1.41万亩。

“持续加大‘五未’土地处置力度,挖潜盘活更多‘存量’指标,有效解决用地指标不足问题。”顾鹏图表示,今后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补充耕地工作,每年争取挖潜增减挂指标亩以上,新增占补平衡指标2万亩以上,全力保障项目用地需求。

来源:掌上邢台客户端

记者:周林

原标题:《以“亩均论英雄”引领高质量赶超发展》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hezx.com/nhxzf/19563.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