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1.A2.C
解析:第1题,由“大湖波浪滔天,小湖温柔恬静”这句话可知这种现象出现在该湖泊的降水量比较大的时期,即该湖的主汛期夏季。夏季该地区盛行偏南风且地势低平,风力较大;大湖面积大,北侧较宽广,水量多,在风力作用下易形成大浪,小湖位于北侧,受到沙坝和植被阻挡,风力小,湖面较平静,故A正确。第2题,该湖冬季为枯水期,冬季湖泊的水位比较低,沙坝出露的面积大于夏季,可知①错误;该湖泊冬季为枯水期,夏季为汛期,夏季入湖径流比冬季大,河流的泥沙携带量大于冬季,因此可知夏季湖泊中的沙坝的增长速度快于冬季,可知②正确;湖中的沙坝可以吸附水体中的部分污染物,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来自陆地的泥沙的有机质的含量较大,具有一定土壤改良的作用,可知③正确;读图可知沙坝北侧的湖泊面积较小,在枯水期,沙坝北侧的湖泊水位会急剧下降,植被比较缺水;沙坝北侧的光照、热量条件较南侧差;沙坝北侧的植被受冬季风影响大,因此可知沙坝南侧植被比北侧长势更好,可知④错误,故C正确。
答案:3.C 4.D 5.D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洞里萨河同湄公河在金边交汇,当洞里萨河出现“河水倒流”时,说明湄公河水位明显增高。洞里萨河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多雨,河流水位上涨,所以“河水倒流”奇观发生在夏季,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顺时针流动;黄河下游出现凌汛的季节一般在初冬和初春;洛杉矶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新疆牧民夏季在天山山腰放牧,冬季在山麓地区放牧。第4题,当洞里萨河出现“河水倒流”,说明湄公河水位上涨,一部分河水经洞里萨河流入洞里萨湖,因而会增加洞里萨河的含沙量,导致河床淤积严重,增加洞里萨河的洪水威胁,洞里萨湖成为湄公河的天然蓄水池,可以调节湄公河流量季节变化。此时为雨季,湄公河下游少有旱情,选择D。第5题,湄公河水在夏季一部分流入洞里萨湖,同时也带来鱼类;洞里萨湖地势较低,靠近河口三角洲,也有海洋洄游性鱼类进入;再加上洞里萨湖水域广阔,饵料来源丰富,所以鱼种繁多;洞里萨湖面积季节变化大不利于鱼类生存。
答案:6.D 7.A
解析:第6题,“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是减少地表径流,D对。增加下渗,增加地下径流,A错。不影响大气降水量变化,B错。增加植物蒸腾,C错。第7题,绿化带比两侧路面高程低,是下凹式,A错误,选A。可将路面雨水引入树池进行消纳,B正确。与路面相比,雨水口一定要下沉,C正确。人行道要尽可能地采用透水铺装,D正确。
答案:8.D 9.B 10.D
解析:第8题,冰山是指从冰川或极地冰盖临海一端破裂落入海中漂浮的大块淡水冰,较暖的天气使冰川或冰盖边缘发生分裂的速度加快,冬季气温低,冰川或冰盖边缘分裂得少,故冰山数量最少,D正确。第9题,甲附近为东格陵兰寒流,乙附近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故甲海域平均水温比乙海域低,B正确。第10题,冰山往往体积较大,炸毁冰山、把冰山牵引至安全海域和人工融化冰山的可能性较小,但可以监测冰山位置,加强预报,使船只避开冰山的威胁。D正确。
答案:11.A 12.C
解析:第11题,海冰面积不可能为负值,故选A。海表温度受海洋影响强烈,温度变化和缓,应为②曲线;由图示②海表温度曲线可知,此时为我国冬季,海平面2m气温基本上为负值,逐渐累积得到的海平面2m气温积温数值逐渐下降,故③为海平面2m气温、④为海平面2m气温积温。第12题,2月9日~10日海冰面积异常减少。从图中可以看出,海表温度在逐渐下降,A错;海平面2m气温积温也在下降,B错;海平面2m气温上升,海冰融化,C正确。来自较低纬度的偏南风比较温暖,使气温升高,故此时风向由偏北风变为偏南风,D错。
答案:13.A14.B
解析:第13题,根据材料可知岛屿面积.65平方千米,面积小,储水少,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储水条件差,排水速度快,下渗少,因此水资源短缺,A正确;金门岛地处厦门湾,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D错误;金门长期缺水,导致人口、产业严重外流,经济不振,因此不是经济发达导致的水资源短缺,B错误;岛内水资源严重匮乏,主要是自然原因,水污染严重不是根本原因,C错误。故选A。第14题,工程建设无论是明渠还是地下管道都对地表生产生活有影响,都不利于水体下渗和自流,这些都不是主要目的,A、C、D错误;因为该地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工程设计者将陆地部分的开放式明渠改为地下管道,可以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B正确。故选B。
答案:15.B16.C
解析:第15题,运河接通后,奥尔巴尼下游河段的流量将会变大,对上游河段影响不大,A错。由于伊利湖所在地区海拔较高,运河修通后,奥尔巴尼附近的水位升高,导致上游河段的落差减小,使得流速减慢,B对。含沙量大小主要与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有关,C错。结冰期主要与最冷月均温有关系,运河修建对于结冰期没有影响,D错。故选B。第16题,运河修建主要是为了“加强美国东部和中西部的交通联系,同时改善纽约市的用水条件。”但是不会增加降水量,A错。对于缓解热岛效应也没有影响,B错。由于运河可以加强区域间的交通联系,使得纽约的经济腹地更加广阔,C对。对于市内交通没有影响,D错。故选C。
17.答案:(1)程海地区受断层作用下陷成谷地;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积水成湖。湖水通过程河向南流入金沙江,程海成为外流湖。
(2)程海地区气候从湿润向干旱转变,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增;湖泊水位大幅下降,程海从外流湖转变为内流湖。
(3)横断山区断裂发育,地下水丰富;地下水补给弥补大气降水的不足;降水和地下水的补给量与蒸发量基本相同,湖泊水量收支平衡,所以湖泊面积和水深保持多年稳定。
(4)从淡水湖转变为咸水湖,从盐湖到盐沼,从盐沼到完全干涸的发展历程。
解析:(1)程海位于横断山区高山峡谷中,受断裂作用下陷成谷地,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积水成湖。湖水通过程河向南流入金沙江,程海成为外流湖。(2)程海由外流湖转变为内流湖,从自然因素考虑,可能是程海地区气候从湿润向干旱转变,降水减少。材料中提到“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mm,蒸发量为mm”,降水量减少,蒸发量大增,湖泊水位大幅下降,最终程河断流,程海从外流湖转变为内流湖。(3)程海是喜马拉雅运动形成的断裂地堑,中陷低洼之处,聚水成湖;周边地势较高,程海地势低洼,且断裂带裂隙利于地下水向上运动,利于周边地下水补给湖水,地下水补给比较稳定,因此面积和水深保持多年稳定。(4)程海位于南北走向的横断山区,不利于东南和西南季风的进入,属于雨影区,降水少。受背风坡气流下沉影响,焚风效应明显,气候上属于亚热带干旱气候,蒸发量大。程海湖面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mm,蒸发量为mm,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加上周边工农业用水量大,预测程海将经历从淡水湖转变为咸水湖,从盐湖到盐沼,从盐沼到完全干涸的发展历程。
18.答案:(1)变化:不断减少。原因:支流汇入少、降水少,河水补给少;气候炎热,河水蒸发旺盛;人口密度大,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流经沙漠地区,河水下渗多。
(2)有利条件: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有河流流经,有灌溉水源;农业人口数量多,劳动力丰富。不利条件: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蒸发旺盛,荒漠化严重。
(3)沿海水域广阔,为鱼类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沿岸加那利寒流为上升流,带来大量饵料;塞内加尔河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
解析:(1)塞内加尔河流经巴克尔后径流量不断减少。从径流收入与支出渠道分析,图示可以看到,流经巴克尔后支流汇入少、降水少,河水补给少。位于热带地区,气候炎热,河水蒸发旺盛。人口密度大,生产生活用水量大,导致径流减少。流经沙漠地区,河水下渗多,也是径流减少的原因。(2)区位条件包括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从自然与社会两方面因素考虑,有利条件有:灌溉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劳动力充足;不利条件有:位于沙漠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荒漠化严重。(3)塞内加尔沿海水域广阔,为鱼类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沿岸加那利寒流为上升流,底层海水上泛,带来大量饵料。塞内加尔河径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物质,鱼类饵料丰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