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南和一中进行了高中语文组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研讨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由南和一中副校长王剑主讲,高中语文组成员近30人参加。
王剑副校长以《核心素养领域下的高中语文教学与教师专业成长》为主题进行主讲,他从语文教学理念的继承与发展,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实践尝试及新时期语文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三方面进行具体的介绍和解读。
在语文教学理念的继承与发展方面:传统教育比较重视“双基”,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后又提出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在三维目标基础上提出核心素养,这是对三维目标的发展和深化,这是从教书走向育人这一过程的不同阶段。用简单的比喻来说,落实“双基”是课程目标1.0版,三维目标是2.0版,核心素养就是3.0版。核心素养更直指教育的真实目的,那就是育人。核心素养着重培养学生在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定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核心素养具有中国特色,包括了能力、品格。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学下一步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指向。
接着从语文核心素养的四要素: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定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方面进行详解,这四个要素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既有所侧重,又相互融通。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源于语言的工具性,人文性源于语言的文化性,所以语文课承担着实际应用与思想引领的双重任务。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有时候可以运用多样的语言技巧来形象化抽象的学科知识。如果能做到跨学科语言讲解,足以说明教师已经把知识体系融会贯通,而且语文源于语言的工具性,教师也更善于表达,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用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
在语文教学方式的发展方面,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分享给大家,要针对学生现状开展教育教学,在教学中
通过本次教研的学习,老师们更深的明白了核心素养所蕴含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只有在真实社会实践中才能展现,同时也明白一定要更加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树立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掌握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
“核心素养”的落地要靠教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要靠科研!南和一中的教师们定会加强学习,做好研究,以新课改为引领,随时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
供稿:王茹妞
编辑:卫苹
责编:刘燕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