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是超长十一假期,你是否已经收拾行囊在路上了?
旅行在如今已经是一个日常生活名词,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伴随着生活方式的越来越多元化,旅行的方式也产生了千差万别——有仗行天涯、把旅行当生活的职业旅者;有各式各样花样百出的蜜月旅行;有越来越高端奢侈的包装着文化的深度体验旅行……当旅行变得越来越容易的同时,它也在变得越来越复杂。
在越来越多的人走出门去的时候,开始有人追问什么是旅行?旅行的意义与目的又是什么?所以,南之山书店十月阅读计划的主题选定在了「旅行」,一方面给大家推荐一些旅行途中应景的好书,另一方面也想邀请爱旅行的你们一起来探讨:人类因何而旅行。
什么是阅读计划?
戳这里了解
十月阅读计划
第一本书
这是一场有关“逃离”的旅行,行色匆匆,没有准备,也亦无目的;而且,唯一的旅伴还是一只兔子;最终却找到了生命意义的新可能。
年同名电影中的著名场景。
书摘:
这个瓦塔南手捧神圣之野兔,屹立荒野之中,俨然自己的王者,足以藐视和嘲笑那个被计算机一口咬住、被社会约规牢牢套住的你和我。开始时他是一个自我流放者,结束时他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世界,他的世界只有一个律条:与野兔共存亡。因为它象征了瓦塔南和我们被掳夺的最纯真的心。
我们貌似都在等待自己的野兔,可野兔在荒野四处出现——我们找不到的,是荒野。我们的精神世界太规整了,看不到内在的荒芜,看不到荒芜中的黑暗,而黑暗就如母腹,能让我们重新出生。
作者阿托·帕西林纳(ArtoPaasilinna)是芬兰国宝级的作家,几乎每年发表一部作品,至今已累积四十余部,被芬兰出版商形容为“每年阿托·帕西林纳的作品出版,和每年白桦树落叶一样,是构成芬兰秋天的一个重要元素。”
第一本
第二本书
第一本
这是一场有关“时间”的旅行,常规的旅行是空间上的改变,而这一次的旅行则还包括时间上的变迁,至于旅行的目的则是让我们有机会重临那些有趣事件发生的当下,正如平常的旅行,拓宽我们自己的世界。
书摘:
“历史自身在不断重演,第一次是悲剧,第二次是假期。”
人们常说,过去是一个陌生的国度。我们则说,戴上你的护照吧。在“维利、阿克顿和戈德布拉特(简称‘瓦格号’,WAG)的时间旅行”中,我们将带你回到旧时光,把你妥善安置。并在体验过那些人类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后带你回家。使用独特的“嗖-时光”(注册商标为ChronoswooshTM)时间交换等离子体穿梭技术,我们不仅能提供最精准的“回到过去某个时刻”的服务,而且还能保证最低程度地干扰时空的正常连续性。所以,你不会在错乱世纪中被遗弃,也不会在穿越回来之后发现自己变成了自己的姨奶奶。
马可波罗在13世纪的东方远行至今堪称壮举,当然也有人说他是彻头彻尾的骗子,可那个时候马可波罗眼见的那个世界都会——元上都是什么样的,我们却很难想象出来。
第三本书
这是一场有关“意义”的旅行,“人类不快乐的唯一原因是他不知道如何安静地呆在他的房间里”,这亦是一场对旅行否定的旅行。其实,当你开始质疑、否定“旅行”的意义时,真正的旅行才正式开始。
书摘:
如果生活的要义在于追求幸福,那么,除却旅行,很少有别的行为能呈现这一追求过程中的热情和矛盾。不论是多么的不明晰,旅行仍能表达出紧张工作和辛苦谋生之外的另一种生活意义。尽管如此,旅行还是很少迫使人去考虑一些超越实际、需要深层思索的哲学层面的问题。我们经常得到应该到何处旅行的劝告,但很少有人告诉我们为什么要到那个地方,又如何到达那个地方,尽管旅行的艺术会涉及一些既不简单,也非细小的问题,而且,对旅行的艺术的研究可能在一定意义上(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帮助人们理解希腊哲人所谓的“由理性支配的积极生活所带来的幸福”(eudaimonia)或人类昌盛。
说到底,旅行不是搬运工,把我们的身体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旅行也不是集邮册,看着那些贴满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冰箱贴就心生荣耀;旅行的那个目的地其实很多时候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在路上的经历对之后自己生活的影响。
喜欢十月的话题吗?
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