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璟是谁
宋璟是大唐时期一位非常著名的宰相,他是河北省邢州南和人(现为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公元年的时候(玄宗开元年二十五年)在洛阳家中离世,终年七十五岁。
宋璟碑介绍
石碑的总高度尺寸为:公分,宽度为:公分,厚度为:47公分。石碑的正面和阴面(背面),以及石碑的右侧和左侧都有碑文。碑文是唐代书法巨擘颜真卿在不同年代书写而成的,因此,石碑上的书法风格是不一样的。虽然书法风格不一样,但,其书写风格都具有“颜体”那浑厚雄健之美,有着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该石碑立于邢台市信都区宋氏祖茔,宋璟墓前,石碑为国家级重点文物。
颜真卿《宋璟碑》书法的创作背景
宋璟离世以后,唐玄宗李隆基批准,其丧礼按高规格举办,所有开销费用全部有朝廷承担。在当时,宋璟的墓前,并没有立碑。事后,宋璟的三儿子宋浑本想恳请皇帝李隆基来为自己的父书写碑文。但,还没等他将这事告诉皇帝,自己却因事被朝廷贬到了广西贺州去了,所以,原打算请皇帝为宋璟写碑文的事也就因此搁浅了。
后来,宋璟的孙子宋俨请颜真卿为其爷爷书写碑文。又因“安史之乱”爆发,颜真卿也无暇顾及此事,于是,书写碑文一事又一次搁浅了。
时间到了二十一年后,公元年唐代宗李豫大历五年年底的时候,宋俨再次请颜真卿书写了碑文。然后用了多头牛拉回一块上等的巨型石材,雇了雕刻高手,用了半年的时间将这块颜真卿书写的这篇碑文刻在了石碑的正面与阴面(背面)及石碑的右侧。公元年(大历七年)初秋时,石碑立在了宋璟的墓前。
公元年的时候,颜真卿去湖州担任刺史一职。他想起了之前书写宋璟碑文一事,觉得许多地方未能表达出宋璟的完美,于是又增外了一段碑文。这时,宋璟排行第八的儿子宋衡因贪财一事被朝廷贬到了沙洲(现甘肃敦煌一带)。在一次与吐蕃战斗时宋衡被俘。所以为宋璟补刻碑文一事也就搁浅了。
时间到了公元年的初冬,战火平熄,双方握手言和,又因吐蕃人对宋璟的敬仰,在得知宋衡是宋璟的儿子后,便把宋衡送了回来。这时的颜真卿已经六十九岁了,他又将补文重新进行了书写,补写的碑文在第二年刻于石碑的左侧。从宋璟离世到完成石碑的补刻,前后竟然经历了四十二年之久。
碑文中不仅尽显颜真卿的写作风采,其楷书水平更炉火纯青。在这石碑正面和左面,是颜真卿在相隔了六年之久的背景下,创作出的不同风格的书法作品,也就是说,《宋璟碑》的正、左两面是截然不同两种风格的书法作品,这让我们更加清晰的了解到了他书法变化的轨迹。
这其中,我们要感谢的是岁月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