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味道老拐酥鱼和酱肉

医治白癜风的专家 http://m.39.net/pf/bdfyy/

为振兴和繁荣邢台经济,弘扬邢台的饮食文化,让我们从邢台历史的记忆、味觉标记、食材选用到文化的传承等方面来重新认识邢台。从即日起,《邢台味道》栏目将持续为您推出邢台地域饮食,通过对邢台风味小吃的介绍,让您了解邢台饮食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

老拐酥鱼和酱肉

碧螺

从邢台到南和,乘车不过几十分钟的时间,南和人有句话却流传了很远:“老拐不出屋,鱼肉香十里;吃了老拐鱼,便结一世亲;吃了老拐肉,便成一家人。”这里所说的“老拐”,就是“老拐肉食”的创始人薛秀民。

早年因足部烫伤留下残疾的薛秀民,人送外号“老拐”,是南和郝桥镇东薛屯人。这里与河为邻,酥鱼正是这里的传统名吃。有史料记载,“和阳(南和)食粮不愁菜,顺手河里把鱼逮。”就连大唐名相宋璟回乡探亲,母亲也是炖了河中之鱼给他吃。在南和,鱼的吃法很多,酥鱼是百姓中最普通最简单的一种做法,可是酥鱼好做,真正做好了却不容易。

天资聪颖的老拐立志要打造一块酥鱼的金字招牌。他选用一斤多重的鲜活鲤鱼,净洗后置于陶制大砂锅内,辅以多种配料以及数种中草药,由专人数小时观火、调火,精心炖制而成。直到慢火煨至骨酥刺软,鱼形照样完整如初,鱼肉不碎不散,味道鲜美。

颤颤地挟了入口,满嘴鲜香!色泽黄亮的老拐酥鱼,鱼肉细腻腴嫩,色如溶脂,完全不必担心绵密的鱼骨哽了喉咙,只需令味觉专注,细细品味酥鱼的极致鲜美便是!当鱼肉在齿间融化的那一刻,从细腻肉质里散发出一种清新的鲜美,挥散、酝酿、经久不散,归纳而言,无不以鲜嫩为基调,这种溢香爽口的滋味,令人令人欲罢不能。

鱼肉的营养价值不必多言,老拐酥鱼最大的特点则是鱼骨、鱼刺全能食用,尤其是老人孩子补钙的最佳首选。难怪20年来“老拐酥鱼”的爱好者越来越多,它早就成为一道人们心目中最好的下酒菜。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起朋友老李。老李是地道的南和人,更是“老拐”的拥趸者。今年春节后第一次见老李,只见老李左手托一条打着包装的“老拐酥鱼”,右手拎着一瓶酒,施施然由小区走出来。那晚的气氛热烈和谐,酥鱼实在是功不可没!

除了酥鱼,酱肉也是老拐的一大特色。

曾读过一阕词牌为“行香子”的宋词,形容的是酱肉作坊的忙碌。“菊有幽芳,枣有灵黄,月明下,小院厨房。把鲜活料,兑药材汤,看灶火红,大厨累,二厨忙。老辈功夫,后辈传扬,学来了,南北专长。通宵打理,直到晨光,道汁其浓,色其美,味其香。”

在中国的主要菜系中,猪肉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如何使猪肉的味道吃起来香而不腻、营养健康,老拐着实动了一番脑筋。除了自己研发,他还到山西拜师学艺,经过反复尝试,终于摸索出一套独门秘籍。先用老汤、香料、温火烹煮,浸以香味;继以猛火蒸腾,减汤去脂;再以老汤熬制的酱汁封灌,最后冷却成型。尽管工艺十分复杂,但这种做法不但除去了猪肉的脂肪,还保留了独特的香味。而且通过酱汁的封灌,酱肉无论什么时候吃,都会像刚出锅时一样喷香新鲜,还大大增加了保鲜保质期。无论是酱猪肉、酱牛肉、酱猪蹄还是酱猪脸,老拐都坚持用上好的食材配上好的辅料,精密的配方加精准的火候,如此还不够,他还在反复改进并不断听取意见和建议。20年来老拐肉食的声名越来越大,一连在周边地区开了50多家联销专营店,仍有供不应求的趋势。

许多尝过老拐肉食的人大概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即便吃得再饱,仍存不甘之心,只因那酱肉实在是入味太足,令人放不下筷子!抿一口小酒,挟一片肥而不腻的酱肉,任肉香在齿间顺滑地打个转,一瞬间竟吃出了绿林之感,大为快意,索性用几个饱嗝来抒发人生的畅快淋漓吧!

来源:民间美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hezx.com/nhxxw/1295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