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土木堡之变勋贵就能保卫大明明清易代时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29/6288655.html

有人认为土木之变是文官集团针对勋贵集团的阴谋,有勋贵集团掌权明朝会好一些,但明清易代时的南京勋贵却交上了一份令人失望的答案。

南京勋贵并没有受到土木之变的打击,在北方同行被文官打压时,还在南京保留了特权和地位。南京守备一职就是他们的自留地,南京城也是他们产业最集中的地方。南京勋贵集团也是东林党的死对头,魏国公徐弘基等人在拥立福王为帝上出力甚多。南京勋贵可以说和明朝休戚与共,无论从自身利益还是历史传承来看,他们都有必要守护南京,但结果却是南京勋贵辱没了先人(个别人比如徐文爵等有反抗,但发挥的作用不大)。

南明的建立和灭亡就是一部撕逼史,东林党和自己眼中的阉党、小人撕,勋贵和东林党人撕,江北四镇和左良玉集团撕,拥福派和拥潞派撕(潞王是东林等势力拥戴的)、弘光帝和宗室诸王撕......在你撕我撕大家撕的气氛中,清军逼近江南。为了抵抗黄澍(马士英的死对头、论马士英十大罪的作者,后投降清军带路攻陷福建)、左良玉的进攻,马士英在年三月底派出江北四镇中的刘良佐、黄得功抵抗左良玉,造成了江北兵力紧缺。四月二十三日清军炮轰扬州,二十五日扬州城破,史可法殉国。

到五月初,清军已经渡过了长江。在清军大军即将攻打南京时,东林党人反而和勋贵们达成了一致,那就是交出马士英和弘光帝,因为这是清军点名要的“战犯”,弘光帝和马士英只好跑路。五月十三日,蔡弈琛、唐世济、朱国弼、赵之龙、钱谦益等核心文武大员聚集中军都督府,这次他们没有撕逼,一致选择了献出南京城。

五月十五日,骄傲的南京勋贵们一起跪倒在八旗军的铁蹄下投降,他们的名字是魏国公徐允爵(洪武时期中山王徐达后人,他爹就是徐弘基),保国公朱国弼(成化时期抚宁伯朱永后人,南京勋贵首领);灵璧侯汤国祚(东瓯王汤和后人),安远侯柳祚昌(永乐时期融国公柳升后人),永康侯徐弘爵(永乐时期蔡国公徐忠后人),临淮侯李述祖(洪武时期岐阳王李文忠后人),镇远侯顾鸣郊(永乐时期夏国公顾成后人),隆平侯张拱日(永乐时期郧国公张信后人),怀宁侯孙维城(天顺时期涞国公孙镗后人);忻城伯赵之龙(永乐时期都指挥使赵彝后人),南和伯方一元(天顺时期南和侯方瑛后人),东宁伯焦梦熊(天顺时期东宁侯焦礼后人),宁晋伯刘印吉(成化时期宁晋侯刘聚后人),成安伯郭祚永(永乐时期兴国公郭亮后人)。

李文忠、徐达等老牌勋贵的后人不说,怀宁侯孙维城等人的祖上不但不是土木之变的受害者,相反是收益者。孙维城和刘印吉的先人都参加了于谦主持的北京保卫战,焦梦熊的祖上焦礼也是在明英宗复位后才上位的勋贵。力主献城的勋贵首领朱国弼祖上朱谦、朱永在土木之变后镇守宣府,朱永家族的爵位还是在土木之变后靠砍杀女真人的脑袋赢来的,所以也谈不上受到土木之变的损害。

但是在八旗军的威胁下,这群南京勋贵早就把南京城弄成了无粮无兵的空城,即使他们的亲属有心抗清也是难为无米之炊。一个王朝要灭亡时,文官靠不住,勋贵也早就靠不住了。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冷兵器研究所系头条号签约作者。主编原廓、作者李从嘉,任何媒体或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hezx.com/nhxxw/1239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