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动态渭源村庄规划,为乡村振兴l

程少为 http://baijiahao.baidu.com/s?id=1678953855783569549&wfr=spider&for=pc

近年来,渭源县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的思路,以实现“乡村振兴城乡一体化”为奋斗目标,把美丽乡村建设行动作为提升渭源形象、加快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充分发挥自然资源部门的基础性、支撑性和保障性作用,突出示范带动,坚持规划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渭源县遵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科学划定村庄分类。根据各村区位、自然资源禀赋、基础设施、产业特色等实际情况,有序推进个发展类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年完成22个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年编制总任务为80个村庄规划,截止3月底,已编制完成32个村庄规划初稿,22个村庄筛选规划编制单位,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26个村庄完成招投标工作。

渭源县年围绕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结合实际,总结经验,形成符合全县村庄规划编制的运行模式,为年村庄规划编制提供了示范作用:一是形成“9+17”的调研模式。“9”是指通过现场踏勘、入户、村民代表大会、村社干部座谈会、乡镇领导座谈会、和能人谈、走出村庄的人谈、乡贤谈和县直部门9个层级调研;“17”是指对区位、资源本底、人口、文化、产业、国土空间利用、居民点现状、人居环境、建筑、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地质灾害及生态保护修复、村民意愿、土地综合整治、村庄优劣势及综合发展研判等17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分析。通过“9+17”的调研模式,保证规划编制技术单位能够摸清家底、夯实基数,为高质量编好村庄规划奠定基础。二是形成“1+5”的项目谋划思路。“1”是指形成村庄调研分析一条主线;“5”是指通过“十四五”已谋划项目、村民诉求、乡村振兴需求、规划编制单位提炼和补短板项目等五个方面形成集群众意愿、专业指导、国家政策导向融为一体的村庄规划项目库,保证了规划的落地性,为乡村建设提供了系统建设方案。三是形成多部门联合审查机制。通过组织基层群众参与、县直部门联合审查、多家规划编制单位共同论证、专家评审和邀请省内高校及省美协权威人士等多形式、多轮次、多行业、全方位审查机制,保证村庄规划成果能够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年渭源县根据村庄规划编制任务,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和实际建设需要,按照改善人居环境、强化内在功能、提高生活品质的目标,结合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创建工作,按照“景城镇村”融合发展的理念,绘制“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开花”的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画卷。(渭源县自然资源局李永强)

编辑:郝云

审签:董麒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hezx.com/nhxjt/1737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