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3月25日晚7点,我们南和县名小学语文教师,如约相聚在南和县小学语文名师周教研群中,聆听由南和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李计军老师带来的专题讲座《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如何落实语文核心素养》。本次讲座由名师工作室负责人赵培基老师主持,整场讲座历时80分钟。
赵老师首先对李计军老师做了介绍,从介绍中,我们感受到李老师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善于钻研,拥有指导性的理论知识,给老师们指出了“专家型教师”的前进方向。
针对核心素养,李老师从两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阐述。核心素养分“隐在系统”和“显在策略”,“隐在系统”指导我们学什么,而“显在策略”告诉我们怎么学。
一
隐在系统
在部编教材中,“隐在系统”可以说隐在教材的方方面面、角角落落,这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有一双慧眼,去发现、去挖掘。如何让“隐在”的核心素养显现出来?李老师从四个方面告诉我们如何发现“隐在系统”。
01隐在单元导语中
李老师以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为例——发现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语句。新鲜感对应的就是常态化,在这部分内容中,每一课都紧扣单元导语中的语文要素——新鲜感的词语、新鲜感的句子、新鲜感的表达方式。只要你留心去查找他们之间的联系,就会发现:隐在单元导语中的核心要素,在每一课中都有明显或者不太明显的痕迹。
02隐在选文系统中
如,一年级上册第3课《江南》,汉乐府古体诗。对于一年级孩子来说,一些写作手法不用讲,但是我们却要给孩子搭建支架,让孩子用感性的方式去感受。比如,鱼儿戏耍到过哪里?鱼儿如何嬉戏的?根据我们的习惯改编古诗,改后比较差别在哪里?在调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对比,反复读,反复感受。这种写作方法的形式美,节奏美,自由美就会浸润到孩子的心里。所以,语文不是孤立的存在,而要和学生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进行学习。
03隐在课后练习中
部编版教材的课后练习,看似也是一个一个的问题。其实老师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它们是有机的整体。李老师就二年级上册《小蝌蚪找妈妈》这课为例,在课后题中重要的核心素养,就是让同学们讲讲“小蝌蚪如何变成青蛙的”。课后几道题的设计,给了这个语文素养的有力支撑:第1题,正确熟练的朗读课文,为讲故事做了铺垫;第2题给出的图片,让二年级学生“按顺序讲故事”有了抓手;第3题填动词,提示同学们用上准确的动词会让故事更生动。
04隐在语文园地中
我们一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中的展示台,很多老师可能就忽略了。而展示台中隐含的核心素养就是识字,这一个展示台告诉我们,学生的识字意识、识字路径、识字方法、识字习惯。如果我们有意识的引导,孩子的识字能力一定会得到提升。
二
显在策略
老师们通过多次培训,对“显在策略”的了解可能更多一点。“显在策略”主要包含:
01一课一得,统编教材每一单元、每一课的侧重点,就是提升某一方面的能力。老师们抓住核心内容进行教学,学生们学得透,那么我们这一课的知识掌握得就更加牢固。
02得不离境,语文的学习离不开语言环境,如何在语境中学习?那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联系自己、对比学习,这就是一种从文体到文化的提升。
03三位一得,语文知识的学习,应该从“学、习、用”这三个方面逐渐落实,从理论到实践到运用,逐步提升。精读课文让学生学方法,也叫“学得”;自读课文让学生练方法,即“习得”;课外阅读应该让学生把学到的、练熟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这就是“用得”,这样三位一得,知识和能力都得到了深化。
04得得相连,每一种知识和能力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应该把这些知识学透、抓牢,并融会贯通,形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
因为李计军老师结合教材、具体联系课例讲核心素养的理论知识,老师们纷纷表示思路清晰,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卢海芹老师也夸赞:“李老师的讲座通俗易懂,很有指导意义。”
南和县小学语文名师周教研活动,意义非凡。停课不停研,研讨促发展!在一次次的研讨活动中,老师们收益颇丰,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也在快速成长。
越来越多的南和小语人,在名师、在专家的带领下,向更高的台阶迈进,为南和教育灿烂的明天而努力着。
李计军,男,中小学一级教师,南和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史召乡八角寨小学校长。一直从事语文教学16年,多次在县市优质课比赛中荣获一等奖。曾获得邢台市优秀教师,邢台市最美乡村教师,南和县首届师德标兵等几十项荣誉称号。工作中潜心研究教材,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多次在省级报刊发表文章并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