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是星期天,南和县来了一拨又一拨游客,与普通游客不同的是,这些游客是来南和看蔬菜的。
工作人员介绍,每逢节假日,南和农业嘉年华项目检票口前游客排长队的火爆场景就会出现。该项目建成后短短6个多月,已迎来了15万余名游客。除了邢台本地的,还有来自邯郸、石家庄甚至太原、郑州的游客。
蔬菜有什么看头?带着好奇,笔者随着人流走进展馆。
水管架在空中,通过电脑对蔬菜进行微灌、微喷;甜菜种在盆里,最多可以种出7层;西红柿秧长成3米高的树,一年四季都能结果……眼前这些新奇的蔬菜种植模式,着实令人眼界大开,难怪会有那么多游客慕名而来。
“这可不是一般的蔬菜。”南和县农业局局长王俊杰介绍,南和农业嘉年华项目总投资3亿元,是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休闲农业项目。该项目采用了中国农大的先进技术,应用了56项国家专利。
蔬菜变成了迷人的风景,也正在形成一个产业链条。王俊杰介绍,二期工程建成后,游客还可以享受餐饮、购物、娱乐等服务,一年将带来多万元的营业收入。
一个在全省屈指可数的大型休闲农业项目为何落户南和?南和县委书记李超英介绍,南和是全国蔬菜产业重点县,但多年来,蔬菜种植一直以西葫芦、大白菜等大路货为主,菜贱伤农的事情时有发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乏力。
如何让普普通通的土地叠加出更高的效益?近年来,乡村休闲游越来越受青睐,而南和周边大型休闲农业项目却还是空白。从市场需求看,卖蔬菜倒不如卖“风景”。于是,一个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的思路,在南和县形成。
“发展休闲农业,南和优势明显。”李超英说,南和交通便利,可以辐射周边邢台、邯郸、石家庄等多个城市,潜在消费群体巨大。
对于重点引进的休闲农业项目,南和划了一道硬杠杠——科技含量必须高,高科技才有竞争力。经过反复甄选,南和招商团队敲开了中国农大的大门,迎来了农业嘉年华项目。
以农业嘉年华项目为龙头,南和加大了农业结构调整力度。近年来,已有树莓谷产业园、杭白菊产业园等10余个科技型休闲农业项目落户。
“目前,南和休闲农业一年四季不断档。”王俊杰掰着手指头数,“三月的樱花节、七月的树莓采摘节、九月的杭白菊采摘节……”
卖“风景”,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目前,通过收取租金、土地入股、就业等形式,南和已有逾万农民从休闲农业中直接受益。
权威声音,南和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