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聊聊家乡玩具之都

高中起开始住宿,后面大学、毕业工作,每年回家的时间屈指可数,其实课代表不太会聊天,好久没跟爸妈致电了,不知道聊什么,生活平淡如水,有些事情讲了爸妈也不太理解,也习惯报喜不报忧

因为年轻,因为基本一成不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我都以为日子会这样一直下去,直到近两年身边有亲人去世,也才惊觉,爸妈也有白发了,年过半百了,这两年回家的次数也才多了些

小时候的清明节,要随着大人们上山扫墓,父辈和堂哥他们担着祭祀用品和工具,小的就跟着大人身后,要去好几个地方,除草、描字、祭拜、烧纸钱,最终用矿泉水灭火。近几年慢慢不让明火祭祀了。

时间永不停歇,每一年的扫墓让我们铭记祖先,不至于杂草丛生,有种说法是,被遗忘了才是真正的死亡,另外也是家族少有的几次聚集在一起的时间点,爷爷他们三兄弟的子孙,跟我同一辈的我还有许多不认识

还是聊聊我的家乡吧,粤东的汕头澄海,为什么讲澄海?实际上作为汕头人,我去汕头市区的次数屈指可数,更别说其他区县了,接触太少,我去潮州比去汕头市区近,当然我外公是潮州人,也算半个潮州人

聊到潮汕人,除了潮普之外你们还有哪些印象?(好多次别人一听我普通话就知道我是潮汕人哈哈哈)

排外?重男轻女?

排外也可以理解为团结,由于方言的存在,可以很方便快捷地辨别哪些是“外人”,在某些场合会出现区别对待,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更多外来事物的融合,整体环境已经好很多了,比如你身边有没有潮汕人朋友?

还有在外面漂泊的潮汕团体,其实是一种抱团互助的形式,类似于同乡会,其他城市也有,比如去到国外我们就是中国人这个团体的。我身边的非潮汕朋友不少,而且不会区别对待,是看你接触哪些人,不是地域的问题。

澄海区,截止到年末,共有人,生产总值万元,在粤东东部,韩江三角洲出海口,跟潮州饶平都接壤,西南接龙湖,是粤东、闽西南和赣南一带的重要交通枢纽,“粤东门户”。

其中的樟林港(现属澄海东里镇)是红头船的故乡,一百多年前的“通洋总汇”之地,如果你手上有一张年英国出版的世界地图,在中国曲折的海岸线中就能看到樟林两个字,当时的海外来信(侨批)只要写有“中国樟林”就能送达。

当然如今更为人知的应该是“樟林林檎”了,小时候我爷爷种有一颗树龄很久的,我总是爬上去玩

注:樟林林檎经过几百年的培育发展,已经具备有其独特的样貌和风味,跟市面上的释迦果不是同一种水果,远亲而已,但由于生长时间长,上市时间短,不耐储存等原因,在其他城市很难吃到正宗的樟林林檎,有机会的话以后可以找课代表代购哈哈哈,不过有次我带个给我朋友,放久了几天有点过熟,他觉得太甜太腻哈哈哈

美食的话比较出名的还有澄海狮头鹅,比如陈小春就在国内多个城市开了澄海狮头鹅卤味店;还有像莱芜紫菜,不过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猪捞粿,应该是由潮州的咸水粿演变而来,但是现在两者的形状不同,还有汕头其他区县都比较少见,更别说其他城市了,在外挺怀念的,此外猪脚饭、肠粉,都有不一样的风味,跟其他地方的不是同一种美食,有来的话欢迎来试试,可能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我是吃不惯其他地方的肠粉。

你知道“中国玩具礼品之都”“国际玩具名城”“中国玩具礼品出口基地”是哪里吗?

那当然是汕头澄海区了,玩具之都,你随便走进一家有卖玩具的店铺(品牌专营店除外),看看玩具后面的生产厂家,至少有一半地址是在汕头澄海区的(对了龙湖区的外砂以前也是属于澄海)

世界玩具看中国,中国玩具看广东,广东玩具看澄海

小时候就经常到亲戚的厂赚零花钱、组装、打螺丝、贴标、包装等等,太多回忆了

不过小时候不舍得买,长大了才能过过瘾,春节在家拼了辆积木车

这辆还可以改加电机驱动变成遥控车,不过被我当成摆件放家里了

如果有批量玩具的需求,比如活动奖品,或者热爱积木有长期需求的,可以私聊帮你对接,厂家源头,给小孩子准备礼物也不错,我也在思考要不要搞个群卖玩具哈哈哈哈

最后打个“广告”,对积木有兴趣的可以桃宝搜索“奕家积木”,一般在晚上11点左右直播(没有直播时可以私聊客服回复“有群吗?”),各种品牌的积木清仓价,价格都比市面上的低,三千多颗粒才一百多,也很多几十块的,款式长期更新

你们对积木有兴趣吗?评论区见,也许可以搞个活动送辆车

teacher余

求赞求转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nhezx.com/nhxjt/17260.html


当前时间: